“那行。”杨玉凤闻言,便道:“去前儿别忘了,上小卖店给他买点啥。”
张援民头两次猎熊失败,都是陈大赖把他整回来的,这也是救命之恩。
所以,就算陈大赖把狗给坑死,杨玉凤再怎么心疼,也不能跟陈大赖翻脸。
“嗯?”这时,刚坐下拌面条的李如海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抬头看向张援民,道:“张大哥,你把狗借给陈大赖啦?”
“啊呗。”张援民道:“昨天晚上我们搁这儿回去,到家都几点了?他拧搭、拧搭去了,就说要借我家狗探仓子。我俩挺好的,他还救过我,我不能说不借给他呀。”
“哎?张大哥。”这时,李如海撂下筷子,盯着张援民追问:“那你知道他跟谁一块堆儿上的山吗?”
“啊?”陈大赖一怔,问道:“跟谁呀?”
李如海盯着张援民打量,他想看看张援民是不是背叛了赵军,但他从张援民脸上看到了只有茫然。
李如海注意着张援民的神色变化,然后念一个个名字,道:“陶二胜、陶三胜……张来宝。”
“啥?”张援民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道:“陈大赖咋跟他们混一起去了呢?”
说完这句,张援民连忙转头,对赵军道:“兄弟,我可不知道他跟张来宝打围啊。我寻思他跟他俩小舅子去呢,他要说他跟张来宝去,我就借由子不把狗借给他了……”
“没事儿,大哥,没事儿。”赵军见状,连忙安抚张援民,道:“你兄弟没那么小心眼儿,唉呀!”
说着,赵军叹了口气,道:“大哥,你没跟着去就好,你不挨黑瞎子挠就行。”
赵军语气中带着关心,张援民闻言咧嘴一笑,道:“嗨呀兄弟,大哥要去还说啥了,我要去直接就给那黑瞎子磕下来了。”
“你可拉倒吧,你可。”宝玉笑道:“大哥你要去呀,说不上啥样儿呢,整不好比陈大赖还惨呢。”
“嗯呢!”这声是解臣应的,张援民闻声看向解臣,一脸悲愤地道:“小臣,他们不信你张大哥,你也不信我了?”
以前他想出什么“妙计”,都是解臣附和他。
“我信,我信。”解臣笑道:“张大哥,你出那招儿,诸葛复生不过如此。”
过年长了一岁,解臣不光长了些脑子,还学会阴阳怪气了。
但解臣在张援民眼中,一直都是那个憨直的小老弟,他没想到解臣学坏了,还以为解臣是夸他呢。
“哈哈。”张援民和往常一样,得意的一笑,道:“昨天晚上我送陈大赖,我说我给他出招,他不干。他要听我的……”
“他要听你的呀!”忽然,王强打断张援民的话,并接茬道:“他们四个,一个都回不来。”
“哈哈哈……”众人被王强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张援民一脸的不开心,他刚反驳就听李如海道:“还真是。”
“什么玩意儿啊,就还真是?”张援民怒视李如海,却听李如海道:“他们去四个人,俩没回来。”
“啥?”众人大惊,李如海一直没说,他们就一直以为那四人中,只有陈大赖倒霉被黑瞎子挠了一下呢。
毕竟四个人四棵枪,还有半自动,这仗怎么打都不可能输啊。
唯有赵军此时皱起了眉头,刚才李如海一念叨那几个人的名字,赵军就想起他一世,惊动永安的四怂猎熊事件。
只不过赵军前世的四怂,是张援民、陈大赖、张来宝和陶二胜。他们四人同样拿了四棵枪,但最后一死、一残、一重伤,只有张来宝全身而退。
赵军前世的张援民比较老实,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一天累的要死也没有时间看书。
他没看小人书,也就没那些乱七八糟的妙计。而那次是他第一次猎熊,也是他最后一次上山。
收敛张援民尸体的时候,赵军没去,但听别人说,那家伙死的老惨了,让黑瞎子扒扯的都看不出人样儿了。
“咱不开玩笑啊。”这时的张援民,正在饭桌上侃侃而谈,道:“就我躺炕上那段时间,我一直没停止学习呀。我把整套的《三国》看了好几遍呐,他们要用我一(yi)计呀,能不能打着黑瞎子,咱先不说,我指定能保他们全身而退。”
东北人说话有口音,黑、吉、辽三地的口音还都不一样。往下各市县口音还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而有些地方,正常查数还行,可一旦带上量词,也就带上了口音。
比如:一(yi)个、两个、三(sán)个……七(qi)个、八(bá)个……
一、三、七、八中的韵母都被读二声,而不是一声。
张援民说一计的时候,那个“一”也是二声。
听他这话,别人都不吱声,等着挺热闹。唯独李如海,打断道:“张大哥,你别这么说话,不吉利,说的跟活不长了似的。”
“嗯?”张援民一愣,道:“什么玩意就活不长啊,如海你是不是欠揍啊?”
“揍他。”李宝玉一攥拳头,瞪向李如海。
“揍我干啥呀?”李如海对张援民道:“不是你说的嘛,遗计。”
说完这句,李如海见张援民他们没反应过来,便解释道:“郭嘉遗计定辽东嘛!”
李如海这话,赵军是听不懂。但看过《三国》的,基本都知道是咋回事。
听李如海这么说,张援民哈哈一笑,道:“如海,你这么说没毛病,大哥回头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