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五一带着顾元伍和朱大福,不仅在经营所驻地巡查防火情况,还上了山,到营林现场检查。
主要是检查香烟和火柴。
发现一个,没收一个。
有的老烟鬼偷偷摸摸的带烟上山,被李五一抓个正着,只能自认倒霉。
不仅如此,还要被罚款。
回来的时候,顾元伍和李五一身上的包里就装着四五盒香烟了。
家属队为完成林业局外贸科野菜任务,在山上忙活,护林站则根据惯例轮流给护林员休假,这就是变相的给大家伙搞副业的机会。
虽然是防火期,可毕竟是防火宣传月期间,每家每户都有两天采山野菜的假期。
作为新来的两个小生牤子,顾元伍和朱大福被优先安排放假两天。
这两天随便他俩安排。
朱大福直接躺平了。
“元伍,这段时间我有点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你呢?”
“我?当然是采山野菜去,不然放假干啥?”
“你不困吗?”
胖子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好像顾元伍在昧着良心说话,你不实在啊!伙计!
“真不在家休息?”
朱大福再次确认。
“你累了就休息,我真的去采山野菜了。”
顾元伍有意说道。
他就不相信朱大福在家睡的踏实。
这是单位给的福利,自己不利用好,却在家里睡大觉,这就是浪费,是犯罪!
芦明素得知儿子放了两天假,心下高兴。
说道:“我们还要几天才能放假呢,你倒是可以先采了。”
“妈,现在采啥菜合适啊?”
这话的意思可不是问季节,而是问价钱。
意思是采什么野菜价格更高。
“当然是刺嫩芽了,它的价高。”
至少去年是刺嫩芽价格高。
“我知道了。”
采野菜顾元伍有经验。
第二天一早,顾元伍先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然后把围裙带上,丝袋子也带上两个,还有麻绳这些。
当然,馒头和饮水也备好。
等郝春花在门外喊老妈上工的时候,顾元伍也拾捣利索了。
老妈前脚刚走,他后脚也跟着出了门。
这些天,老妈她们家属队都在主攻赤家山。
他就不能再去跟她们争货源了。
这样既讨人厌,也争不过他们。
他琢磨了片刻,决定换个方向,反正大山有的是,去什么地方都有收获。
他刚出院门就看见全副武装的朱大福站在门口。
“大福,你不是要休息吗?怎么……”
“嘿嘿,既然你都去采山野菜了,我怎么都得陪着你啊!”
胖子一脸坚定的说道。
顾元伍扯了扯嘴角,心里暗笑,你小子倒是在家睡觉啊!
朱大福见元伍没有说话,就用商量的口吻说道:“那什么,元伍啊,能不能回来给我做点好吃的,我很累的说!”
“行啊,没问题。”
见顾元伍如此的大气,朱大福立马像打了鸡血一般。
“那什么,今天舍命陪君子了!”
两人出了家门转身向北,一路过了二更河,直奔农业队后面的太花山。
这是离经营所比较近的一座大山。
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
此时是上午八点,太阳已经跃出了大山,正在山巅上晃荡。
顾元伍和朱大福远远的看见一台拖拉机挂着起垄机,哼哼唧唧的起着垄。
敦敦敦的喷吐着黑烟,像是被捏着脖子的鸭子,喘不上气来。
黑黝黝的土地散发着淡淡的土腥味。
有几个农业队的职工看见他们俩人,有些惊奇。
这两人跑这来干啥?
可等两人到了跟前,他们看清是顾元伍和朱大福之后,也就不再关注了。
他们可是知道这两人是护林员的。
太花山并不高,是个漫岗。
山坡上既有红松也有柞木。
两人在红松林中走了很久,只发现了地面上的松塔。
这些松塔已经潮湿,有些已经开始腐烂了。
更多的则是炸开了口子,松子落地了。
这片林子至少有三四公里深。
走着走着朱大福就走不动了,有心打退堂鼓,可见顾元伍依然干劲十足的往前走,他咬咬牙,还是跟着再说吧,不然太丢人。
等两人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穿过这片林子,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带。
有二三平方公里的样子。
再往前又是树林。
在这空旷的地带,积雪已经融化,露出了枯黄的杂草。
草丛不时闪现一抹绿色。
顾元伍希望的刺嫩芽没有出现,出现的竟然是一大片黄瓜香。
顾元伍兴奋的大吼道:
“快采啊,黄瓜香太厚了!”
“采,采!”
朱大福这会儿也不累了。
两人也不管这玩意能卖多少钱,反正看见就扯。
不过也是按照他们在家属队学的标准,就用手量。
在卷头下一把的位置,直接扯断。
再长的就不要了。
很快,胸前的围兜就满了。
“来,赶紧装进丝袋子里。”
顾元伍紧着张罗。
这是他重生回来第一次为自己采野菜,那种挣脱束缚,自由自在的采集大自然馈赠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
把围兜里的黄瓜香倒进丝袋子,两人又继续采摘。
在这种兴奋中,时间过得飞快。
两个丝袋子很快就装满了。
这可咋整?
袋子满了,再采也没地方装。
采多了也弄不回去。
苦恼啊!
“大福啊,咱俩不能太贪心,该收手时就收手,走吧!”
顾元伍强压着自己的不舍,跟朱大福说道。
朱大福很不甘心的望着满地的黄瓜香。
“这就回了?太可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