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交流会举办的非常成功。
用校团委阮书记的话来说,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值得推广,要继续办下去,要持之以恒。
要不要继续办下去另说,但整个活动确实弄的挺有意思的。
首先在阵容上,就挺强大的。
校园十大歌手一网打尽,这样的配置,要不是苏亦跟大家混熟,就算是学生会这边去邀请,也不一定能够凑齐人,尤其是高三年级的学长,宋宁之所以愿意过来参加活动,完全就是冲着苏亦的面子过来的,不然想要把他喊过来,也挺不容易的。
省一中最会唱歌人都被邀请过来,又刚好校园歌手的热度还没有散去,就算不干嘛,仅仅是听着一帮人唱歌,也非常过瘾,更不要说还有文学社的参与。
诗歌朗诵跟音乐表演是分开的,或者说是穿插进行的。
比如文学社这边有人完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苏亦就开始弹唱这首歌曲。
这一天晚上,苏亦连连唱了四首歌曲,第一首春暖花开,第二首还是海子的《九月》,不过这一次歌曲不是他谱曲自弹自唱,唱的是周云蓬的版本。
这首歌非常好听,但是现在还没有出来。
苏亦没有办法在网上找原曲,只能根据记忆用吉他扒谱。
甚至还像原版一样,在中间了加了一段念白:
“亡我祁连山,使我牛羊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唱到这部分,念白一出来,全场都被镇住了。
谁也没有想到会把诗歌跟音乐结合的如此奇妙,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这首歌曲是他原创谱曲的。
苏亦当然不会认。
不过他念白部分不是照搬原曲,而是根据周云蓬在《我们的民谣》演唱的live版本改编,不然原曲念白部分声音低沉宛如耳语,没有办法在现场呈现,或者说就算呈现出来效果也不好。
唯一遗憾的就是他声音有些单薄,没有周云蓬的沧桑感,但整首歌能够顺利唱下来,对于苏亦来说,也非常难得了。
此外,他又唱了朴树版本的《送别》,《九月》他唱的比较勉强,《送别》就唱的不错,毕竟这首歌,就是一首童谣,确切的来说,这是一首学堂歌,虽然他讲述着成人的故事。
大家都会唱。
但是经过苏亦重新扒谱,弹奏,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因为除了苏亦之外,还有黎新叶用钢琴还伴奏,这首歌曲用钢琴来伴奏,太过于美妙了,甚至都把好些个共情能力强的女生给唱哭了。
然后台下就有人喊,“苏亦大佬,能不能唱一些温暖的歌曲啊,能不能不要这么伤感。”
于是,苏亦又弹奏了一首徐志摩的《偶然》,这是一首他非常喜欢诗歌,同样这首歌曲也被无数人谱曲演唱。
但是苏亦最喜欢的,还是七元的版本,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版本。
奈何,他是男生,唱这个版本,没啥感觉,他找了一个搭档,不是黎新叶,是高二的学姐刘溪韵,她的嗓音非常合适这首歌曲。
因此,这首歌曲,苏亦没有唱,只是弹奏,刘溪韵负责唱,他负责朗诵。
事实证明,他不唱是对的,大家都非常喜欢刘溪韵这个版本。
最后大家唱了一首英文歌曲《Silent Night》,没有错,就是平安夜的同名曲。
这玩意在国内或许不是那么流行,但是在欧美却非常经典,既然今天的交流会放在平安夜并且还是用音乐会交流这种方式,那么合唱一首《Silent Night》还是非常应景的。
毕竟开场秀是一首合唱,那么谢幕曲也是一首合唱歌曲,首尾呼应,就再完整不过了。
到了离场的时候,大家一致起哄,让他跟黎新叶唱《遇见》,因为上一次歌手大赛,他俩的表演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当初黎新叶只是伴奏,并没有唱,这一次大家都非常想听。
主要是主持人虞蕴湄,故意带节奏。
她率先问,“大家想不想听苏亦跟黎新叶两位同学再一次演唱《遇见》啊?”
她都这么说了,同学们当然想。别说同学们想,就连台下的老师们,也都忍不住好奇之心。
气氛都烘托到这个份上了,苏亦想不唱都难,恰好有钢琴,他也带了小提琴,虽然他俩今天晚上都没有穿着西装跟礼服,但在会议厅内再一次演绎这首歌曲,对于他们来说,也有别样的体验。
演绎的非常不错,手感并没有生疏。
彼此之间,配合的更加默契了。
散场的时候,音乐老师曹晴都忍不住说,“你俩要多多练习,元旦晚会,我帮你们报上这个节目。”
连曹晴都这么说了,就说明他俩这首歌演唱的是真不错了。
事后闲聊,苏亦才知道,基本上省一中每一年的校园十大歌手的前三年都会参与元旦晚会的表演。
这似乎是一个管理,也是一个福利,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
然而,冠军跟自己的搭档同时登台表演还是第一次,也从侧面说明他俩的表演是真的好,连老师都忍不住心动了。
对于参与交流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忘的平安夜,因为他们听到了一场非常高质量的诗歌与音乐的交流会。
他们可以很自豪的跟自己外校的学生炫耀,看,这就是我们的省一中独有的音乐交流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